Tuesday, August 5, 2008

創富理財:純粹靠儲蓄能否支持退休生活?

最近收到一名教師的電郵,表示看完筆者早前「跨代退休理財問題」一文後,深有同感,因她過往的理財方法只是儲蓄,近日才意識到單靠儲蓄,未必能為日後的退休生活作足夠準備,所以希望可以作出正確的投資。可是,由於她對於理財概念及投資產品如股票及基金,也一無所知,所以來函詢問,應該從哪些地方開始學習。

其實,單靠儲蓄是否一定不能累積足夠退休金?答案又不是完全否定。例如該位教師年約30歲,如果她每月將薪金分成兩半,一半用作生活費,另一半作為儲蓄,假若她退休後的生活質素及生活費沒有改變,那麼由現時30歲開始,直至65歲退休,她擁有35年時間累積退休金,只要她將金錢投資在年回報約3%的投資工具如債券上,用作對抗通脹,這筆累積下來的金錢可以支持35年的退休生活,屆時她是90歲。雖然現時通脹高企,但按照過往的經濟周期作參考,平均年通脹率約為4%左右。

至於從哪里學習理財,筆者認為正如古語所說「書中只有黃金屋」,知識可以從書中獲得。筆者在去年出版了一本理財書,深入淺出地講解個人理財的概念,討論各個生命階段的理財模式、投資、退休及保險等問題,可以作為學習個人理財的入門。如果她有意學習更深層的理財知識,她可以報讀大學或其校外課程舉辦的理財教育課程或參加講座。筆者在此介紹大學籌辦的課程或其校外課程,是因為它不會如其他商業或投資機構,會因商業利益誘導學生購買投資產品;這對於純粹學習經濟理論及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,是比較好的。

該位讀者身為教師,每天都需要上課教導學生,而她上課時也沒有機會留意股票市場的變動,所以透過捕捉市況(timing of market)以求低買高賣股票賺取金錢的方式並不切合她。如果該位讀者有意投資,她可以考慮被動投資法,即購入股票後長期持有,或考慮月供股票或月供基金,以平均成本法每月購入若干股票或基金作投資。正如各項投資,投資者需明白投資風險及自己的承受能力,記著證監會的提醒「先求知,再投資」。

蘇偉文教授

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財務學系
From 都市日報 - http://www.metrohk.com.hk/news.php?startDate=04082008&newscat=5&newsid=84912

無論任何方法,希望各人也有自己的理財大計,令往後生活舒適安穩!

By Ivan

No comments: